对于人类发展史的研究,荷兰裔美国知名历史学家、作家亨德里克·威廉·房龙最有发言权。他的成名作《人类简史》1921年出版后,成为经典的人文历史书。他也成为影响数代人的人文启蒙作家,他的作品字里行间充满着强烈的人文情怀。他擅长用文艺手法来写作,用生动诙谐的文笔来讲述枯燥无味、晦涩难懂的历史,让读者能在短时间内轻松掌握艰深难懂的人类发展史。

《人类简史》覆盖了从远古到近现代,从西方到东方所有重要的历史大事件。例如象形文字的发现、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源起、希腊与罗马时代的辉煌、宗教改革之后中世纪社会的发展和演变,以及世界性的变革和各国的革命等。厘清影响人类发展的重大脉络,挖掘人类文化、宗教、法律、国家、信贷等产生的根源。可以说,任何真正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事件和细节均详加讲述,再现了人类发展史的浩荡长卷。这是一部宏大的人类简史,更见微知著、以小写大,让人类重新审视自己。
《人类简史》涵盖了史前史、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在作者笔下,那些历史名人不再像雕塑那样冰冷、死板、高高在上,他们变得鲜活生动,充满普通人的气息。作者还将历史与现代做对比,把那些伟大的时刻轻松幽默地呈现出来,处处闪现着智慧的哲学思辨。
书中看到,原始人是如何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里生存,并且学会了使用工具,吃熟食。更为厉害的是,发明了文字,开启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人类每走一步,有时,就是被逼出来的。不动脑子,不想办法,人类就无法生存繁衍下去。当然,书中更多的篇幅是讲述古罗马、希腊等欧洲国家的兴衰。为了贪婪的野心,为掠夺资源,人类之间相互残杀,战争成为永恒的话题。可以这样说,人类的历史也是一部血淋淋的战争史。
人类文明的历史是不断发展的,从尼罗河传至美索不达米亚,从希腊到罗马,伴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历史从陆地延伸到海洋。人类的文明也衍生出艺术、科学、哲学、文化的进步繁荣。回望历史,是知晓我们从何而来,又到何方,沿着先人的足迹,继续开拓新的历史。(张帮俊)

绝对贫困问题的消除,并不意味着我国扶贫工作的结束。随着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完成,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将成为下一阶段我国扶贫工作着重考虑的问题。
2020年是法治中国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年。这一年,习法治思想明确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铸就法治中国的伟大航标,法治理论创新取得重大成果。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习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明年宏观经济政策定了基调和方向,既体现了坚持稳中有进的工作总基调,又体现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系统思维方法,其政策涵义是十分丰富的。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命题的提出是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新型城镇化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是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在财力薄弱的地方,财政部门只能“看菜吃饭”,在完成工资发放和债务履行之后若有结余再用于经济建设,基层财政陷入前所未有的窘迫境地。
要解决国有企业改革的难题,需要结合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新思路进行制度创新,充分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和教训,找到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国方案。
浙江实践正是对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具体践行,可结合各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再探讨与再实践,因地制宜地推广经验。
中国革命精神是中国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经过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奋斗、艰辛探索所形成的独特精神谱系。
无论是执政能力的提高、执政风险的应对,社会治理的增强,自身肌体的清理等都体现了中国的精神特质,而这种精神特质是从党执政的历史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精神中体现出来的。
清理规范融资平台公司及其相关债务、加快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是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关键举措。
只有透过历史的表象,探寻历史长河中的规律性认识,才能真正揭示中华民族能够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根本原因,才能使文化自信具有深厚根基。
中国坚信,在当今世界任何霸权主义的道路都行不通。中国将始终保持理性冷静的态度,始终站在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一边,始终致力于维护中美合作大局。
习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把扶贫开发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出关于扶贫开发本质、阶段、重点、方略、动力和制度等论述,简称本质论、阶段论、重点论、方略论、动力论和制度论。
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绝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现实需要。上合组织应抓住抗疫和经济重建的重要契机,逆势而上,蜕变升级。
持续推动创新要素整合、大力开展开放式创新仍然十分关键。依托国际国内市场利用好两种资源,打造更为高效的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是实现双循环有效运行的重要前提。
以这次事件为例,面向海外用户群体的TikTok是否需要并且可以获取字节跳动在中国的用户隐私数据?从字节跳动的公开回复和技术逻辑的角度看,答案是否定的。
“中文”成为了中国知识之“体”,中国学问之“基”——这就是“中文”固有之“道”,是近百年来“旧中文”学科越来越忽略之“道”。因而,也应是“新中文”学科应该重拾之“道”。
我国以“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定位自身名副其实,理应享有发展中国家应有的权利和待遇,主动放弃发展中国家地位,意味着主动离开发展中国家阵营,危害性较大。
建议加快塑造更加优良的营商环境,打造开放、宜居的全球性城市,来吸引全球跨国企业、虹吸全球高级人才、技术和资本为我国发展创新经济服务。